close

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 不管過去了多少年,你依然能在電視上看到重播的《武林外傳》,好像那一群人一出現,所有的煩惱都消散了,只剩下快意江湖的肆意人生。 說是江湖,其實也是柴米醬醋油鹽茶,普通的生活里也有這些令人愉悅的煙火氣息。 白展堂,或許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底牌,在現實生活中不見得有多麼吃香,但是他卻有一顆善良並且懂得換位思考的心。 而他的扮演者沙溢,其實也如這個角色一樣,幽默風趣而寵愛他的老婆胡可。 ... 說起胡可,可能因為這些年她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時間比較少,所以很多觀眾不太認識這個女人,或許偶然見到她在某部電視劇里出現,卻叫不出她的名字。 但是,從她在曬出的家庭合照,可以看得出來,她是一個非常細心體貼而又溫柔的女人,而且,她過得很幸福。 結婚這麼多年,她把家庭打理得非常的好,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培養得也非常的優秀。 人們常常都說,夫妻關係如何,看孩子就知道。事實證明,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從孩子的人格和三觀就能看出父母是否給予了他很多的愛。 幾年前,沙溢帶著安吉參加了《爸爸去哪兒》,從父子倆的相處中可以看出,沙溢不僅給了孩子很多的愛,還給了孩子的母親胡可更多的尊重和寵愛。 ... 談起沙溢跟胡可,可以說兩個人從相愛到結婚,這麼久以來感情一直保持如初,甜蜜從來沒有被生活的瑣碎沖淡過。 或許,是因為沙溢對胡可一直像對待小孩一樣的包容和寵愛,寵妻如命的男人,大概就是他這個樣子了。 沙溢說,他對胡可不是一見鍾情,而是一見如故。有時候,緣分就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似乎第一次遇見,就註定了他們幸福的往後。 他們是因為一檔訪談節目而認識的,當時,胡可作為主持人,採訪了沙溢。兩個人擁有了一次很愉快的聊天,但那之後沒有進一步關係的發展。 直到後來,兩個人合作了《闖蕩》這部電視劇,正式確立了戀愛關係,戀愛幾年後,沙溢正式向胡可求婚,希望與她一起攜手度過餘生所有的時間。 ... 可是,令沙溢感到意外的是,胡可並沒有馬上答應他的求婚,或許是因為害怕婚姻改變他們兩個之間的關係,又或是擔憂別的什麼,總之,她拒絕了他。 但沙溢無法接受,因為他跟胡可已經戀愛長跑了挺長一段時間,對那個年齡段的他來說,穩定下來,有一個家,是眼前迫切需要的。 雖然,當時的沙溢是一個成熟的男人了,但得知心愛的女人不願意嫁給自己時,他又回到十六歲的男孩模樣。 沙溢想,最後賭一把,看胡可究竟愛不愛他,於是他就跟胡可說,既然如此,那就分手。 胡可很著急,就拚命的打電話給沙溢。但是剛開始的時候,沙溢因為賭氣就不接她電話,打了好幾遍之後,電話終於接通了,她說要跟他談一談。 兩個人見面,終於把所有的誤會會都解開,其實胡可並不是不想嫁給沙溢,只是不確定,他是否是真的想好要娶她,還是因為衝動而做出的抉擇。 ... 兩個人結婚後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孩子,安吉和小魚兒。 沙溢有實話會帶著孩子上綜藝,觀眾能夠很明顯的看到,他們之間有愛和互動的一面。 說是沙溢寵妻如命,其實他也不太會表露出來,更多的時候,只保持幽默和善於調節夫妻間的關係罷了。 有些東西真的會隨著時間而變得平淡,比如友情,比如愛情。 夫妻間更是如此,如果不及時找到保鮮愛情的方法,那麼當愛情消磨完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時,最後婚姻就會變得難以維繫。 沙溢無疑是非常的聰明的,但這種聰明並不是精明,甚至可以說,是為了讓兩個人更好而變得妥協。 對待愛情,有的時候要變得笨一點,懂得體貼和溫柔,就是對愛人最大程度的包容。 ... 現在,沙溢和胡可夫妻有時候會一起參加活動,從很多小細節里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無比的默契,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就能看出對方需要什麼。 這可能就是獨屬於相愛的人之間,專屬小秘密吧,他們之間,似乎外人永遠也插不進去。 不用刻意的表達,他們就能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需求是什麼,但是又保留著一些獨處的空間。 當然,我們很少看到沙溢當著外人的面向胡可示愛,他就像是一個笨拙的男人,固執的守著他自己的愛情,不願意被別人知道。 但是,當深愛一個人的時候,即便嘴上不說,眼睛也會出賣他的心思。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只要胡可一出現,沙溢的眼神就會變得溫柔,他會不自覺的向她靠近。 ... 寵妻如命的男人,大概就是沙溢這個樣子吧。永遠會去考慮到妻子的感受,而不會讓她難過。 愛她,就會承擔起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不管對方是十八歲還是三十八歲,他都會愛她如初。 每個人,在選擇愛情或者婚姻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考慮,而時間會給出所有的答案。 陪伴這件事情從來不是輕易的,生活就是一汪你看著很平靜,其實底下已經波濤洶湧的湖水,稍微的不經意一點風就能掀起一場風浪。 感情有的時候其實是很脆弱的,如果不用心經營的話,隨時都可能無疾而終。 而沙溢和胡可就像是許多夫妻的模範,日子過得甜如蜜,不管經歷了什麼,都能始終保持著像熱戀時那樣的信任。 其實,婚姻從來都不是一座困住你的圍城,只要你願意,每一天都像開啟自己新生命的第一天,你會從你的愛人身上看到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那就是愛意催生出來的魔法。

 

 

內容簡介

  100年的台灣生活累積了怎樣的香醇芳味?胼手胝足的勞動締造了多少奇蹟?

  台灣最重要的收藏家,同時也是台灣文化研究者莊永明先生,與我們共同策劃編纂這部《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專書,以生活的角度呈現西元1895年至2000年的百年間台灣的政治、選舉、經濟、產業等五個領域的發展軌跡。他以及個個領域的解讀;則帶領讀者重新探索文物的真味。

  本書以政經發展為主軸,收錄有:改朝換代(政治篇);選舉風雲(選戰篇);產業演義(生產篇);金錢共和國(金融篇);歷史照相簿(萬味篇)。

  書頁中飽含各色圖片與物象,風格屬於富有溫度的人文與生活記憶,而非昔時統治階層需求的傳統的沈重嚴肅冷硬的大歷史書寫。說得確切些,不但網羅了近期的時代特色,即使舊時代褪了色的印象,都由莊永明先生與視覺書編輯室同仁們的綿密編織和解碼而鮮活起來,回復了自身的色彩與光芒。透過版面編排的活潑靈動和豐富多元的圖像──攝影照片、明信片、郵票、畫作、物件、宣傳品等等,立體物品如大同寶寶等,讀者可由身邊事物著手,盡情地翻閱100年,輕鬆加入回味世紀的陣營。畢竟,在遠流這所無圍牆的學校理,我們可以樂在知識,樂在展讀各式歷史資料,也樂在不同的見解的交流與激盪。

作者簡介

總策畫者 莊永明

  台灣台北大稻埕人。早年就讀建國中學時,即開始蒐集台灣文史資料、集郵與藏書成為嗜好。為台灣最重要的文史收藏家,也是非常資深的台灣  文化研究者。

  一九七○年代開始以「台灣」為主題,於報章雜誌發表文章;一九八三年,第一本著作《台灣第一》出版,其後著述不斷,並分別結集出版,成為最富盛名的台灣民間學者。一九九六年,與遠流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台灣鳥瞰圖——一九三○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堪稱其生平代表作。

  此外,著有台灣鳥瞰圖、台灣醫療史、台灣第一、台灣紀事、台灣百人傳、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老街等數十冊。1999年,以其「有系統的整理台灣歌謠、俗諺語以及獨家珍藏、共同記憶珍貴的史料」,榮獲【天下雜誌】選為「影響200跨越2000」的重要台灣人物。

目錄

總策劃序
文物有靈,光影不滅 莊永明 2

出版緣起
黑白的印象,彩色的回味 王榮文 4

編輯室萬味報告 5

改朝換代
導論 莊永明 10

1895年 太陽旗下的新殖民地 12
戰火硝雲 征戰紀念碑 14
警察治國有理 16
凡我青年同志…… 1920年,自覺的年代 18
大日本帝國拓殖台灣的現代工程 20
國民精神總動員 改名換姓的皇民化運動 22
台灣行進曲 祝君出征 24
皇國之戰,本島之難 26
台灣大轟炸 28
歡迎:台灣光復歌 29
在歡迎祖國之後 槍聲血影228 30
和平的代價 從禁錮到立碑 31
大轉進=大撒退=大移民 32
戰火未熄,前線緊張 34
光復大陸追想曲 反共抗俄,無所不在 36
給我立正站好! 38
敬軍勞軍 大家HAPPY 40
勞軍香蕉 41
三民主義模範省!三民主義共和國? 42
從亞細亞孤兒到國際孤兒 44
戒嚴.白色恐怖 46
「黃昏的故鄉」與黑名單 47
解嚴.抗爭.台灣民主歌 48
台灣 vs 中國 49
新詞彙.舊時語 50

選舉白皮書
導論 王紹中 54
爭取議會 要求投票 56
戰後第一票 民主來了嗎? 58
大中央小地方 自治尚未成功! 59
劍拔弩張 黨外大串聯 引爆中壢事件 60
怪怪!地方要包圍中央 61
地方升級,民主降級 北、高市改制前的市長選舉 62
世紀末的南北戰爭 北高市長選舉 63
永遠的第一屆 64
遲到了41年的第二屆 65
民主憲政手術房 從臨時條款到憲法增修條文 66
唯一當選蔣總統 68
順利接棒蔣總統 69
人民選頭家 70
當選!當選!「改朝換代」 71
新詞彙.舊時語 72
選情萬花筒 72
黨派聯結戰 74

百年產業新演義
導論 瞿宛文 78
駛過平原的甘甜 台灣產業現代化的起點 80
南國產業.台灣風土 從糖業報國說起 82
蓬萊米「台中65號」的光榮史 84
失落的稻穗 85
飄過三百年的芬芳 86
香蕉天堂 黃金果物滄桑史 88
森林故鄉的伐木之歌 90
頂上風光 大甲帽與小型農村輕工業 92
造就台灣好所在 94
敢於挑戰的海洋之歌 96
白色金山 97
金沙銅土 從礦業到觀光業 98
採石為屋 水泥業今昔 99
美援年代 100
高級衫與學生褲 101
國貨萬家香 102
伍順.三陽.裕隆 104
青鳥拉風上路 105
現代火種 水火天然氣 106
電氣安全守則 107
60年代產業第一線 化肥、石化業 108
鍛鐵為鋼 109
台灣製造通四海 110
鎖碼,解碼 數位資訊產業 112
新詞彙.舊時語 114
把最好的擺出來 產業博覽會 114
在辛勤中拾穗 台灣勞動者群像 116

金錢共和國
從淹腳目到淹頭殼 百年金融縱覽 洪震宇 120
揮別白銀時代 122
新台幣來了! 124
紙鈔、塑膠都是錢 125
出錢出力為打仗 126
小錢變大錢 127
中華民國萬萬稅 128
從專賣到公賣 130
公賣局金色年華 台啤.長壽菸 131
一切為帝國 日本殖民時代債券 132
全民股票運動 133
東亞第一賭博國 134
錢滾錢,賺大錢 134
一台電扇600萬! 通貨膨漲真艱苦 136
地下錢莊錢吃錢 137
新詞彙.舊時語 138
錢來也 138

萬象博覽會 百年時空照相簿
始政紀年 142
戰歌嘹亮 144
防空演習 146
大後方 148
從軍記 150
張燈結綵喜洋洋 152
國恩家慶 154
超級巨星 156
當東方之星昇起 始政博覽會 158
異國嘉年華 162
城鄉嘉年華 164

書目索引 166
謝誌 167

 

總策劃序
文物有靈,光影不滅
莊永明

  2000年1月1日,台灣第一道曙光破曉的時刻,不少人群聚在台東太麻里海濱,目睹驅走籠罩台灣黑暗的光芒,他們成為台灣邁進千禧年的見證人。

  2001年1月1日上午6時33分,21世紀台灣第一道朝陽的光線將灑在台東蘭嶼島上,而台灣本島南端的鵝鸞鼻也將在2分鐘後的6時35分出現日光。同樣的,也必有無數人前往觀賞,祈望看到「世紀交替」。

  日出日落,本是自然規律,然而為什麼有人會懷抱著興奮的心情,爭看「一時」,用以見證千秋?

  我錯失了迎接「千禧年」台灣第一道曙光的機會,也必無緣等待新世紀降臨台灣時的第一道曙光;和這二次「台灣第一」都未能正面接觸,是不是很可惜?

  然而,走出「千禧年」,告別舊世紀;邁入2001年,進入新世紀,我想不僅要見證「光」,也要捕捉「影」。

  在20世紀生活了半個世紀的我,而今將和地球上的60億人成為「跨世紀的人物」,做為一位台灣文史的研究者,對於台灣的「光和影」,留下了什麼見證?

  《台灣第一》是我的第一本付梓的著作,當年,這本書能受到矚目,想是因為彼時台灣研究還是「險學」的年代,「台灣第一」這個詞彙,有挑戰威權的意味,它是大膽而且有魄力的命題!

  記得作家李喬曾說:「吳濁流創造了『亞細亞的孤兒』一詞,就足夠令他不朽了!」每次李喬和我見面,常直呼我「台灣第一」而不名,想是他對我這本書的書名,情有所鍾吧!

  我當然不敢奢望《台灣第一》會在台灣歷史研究叢書中有一席之地,但畢竟「台灣第一」這個名字是永恆的!

  雖然《台灣第一》屬於「小品」之作,我也非學院出身,但不少朋友對我刮目相看,鍾肇政前輩說:「英雄出少年」。李南衡則說:「大隻雞慢慢啼」。柏楊更以「台灣第一位寫台灣第一的人」相許。

  區區之作,獲得薄名,想必是大家肯定我的台灣史料收藏。

  沒錯,我是一位執迷不悟有收藏癖的人,而且到了「無所不集」的地步,台灣史料是蒐集對象之一,也因為憑藉著此興趣,才能夠有《台灣第一》等40本著作。

做為一個「蕃薯囝仔」,有幾個問題經常在腦海中思索著:
  台灣人有過的是什麼?台灣人失去了什麼?
  台灣人希求的是什麼?台灣人創造了什麼?
  台灣人嚮往的是什麼?台灣人忘掉了什麼?
  其實,我的問題,本就是台灣歷史應該探索、討論的題目。
 
  長年來,我勤於收集各種證書、收據、郵票、車票、發票、照片、入場券、電影本事、明信片……,目的無它,因我視其為史料。

  「史料」是能夠檢驗歷史的重要證物,然而什麼稱得上「史料」?

  史料,僅只是政府文書、官方檔案嗎?應該未必吧!

  執政者往往對史料採行選擇性的保存,政治立場常常會影響「史觀」,於是「修史」是各說各的話,各唱各的調,歷史好像不容庶民的存在,難道「統治者」才能做「歷史」的主角嗎?

  台灣研究由「險學」轉為「顯學」,從非主流成為主流;在「台灣學」當道的今天,如果還是以「改朝換代」的史觀,舖天蓋地做台灣史的詮釋,是不足以了解整體脈絡的,用小物件看大歷史是我們的心志,《台灣世紀回味》可以說是「以民為主」的歷史書。

  人民的生活史必成為未來歷史的主流,此為可以預期的觀點,也因此我承接了《台灣世紀回味》的總策劃工作,相信多年的收藏物件,可以「回味世紀台灣」,藉著這些斑駁碎物,做歷史片斷的追憶,更重要的突顯台灣人民的「主體性」!

  個人的收藏,必定有所不足,況且「藏史於民」的數量是成千累萬,所以也借他人珍藏來共同完成此龐大計劃,更重要的是撰述、編輯團隊的全力投入,始能締造成績,因此《台灣世紀回味》是「群策群力」的作業。

  《台灣世紀回味》這套書將分成:政治篇「時代光影」、生活篇「生活長巷」、文化篇「文化流轉」三冊付梓,是以全視野、全方向、全思考來探討1895年迄今的台灣歷史。

  文物有靈,歷史有憑,歲月舊痕必能喚起記憶。千禧年前夕,有人埋下「時光錦囊」(時代儲存器,Time Capsule),希望後代子孫挖掘重見天日後,來解讀我們今日的生活。在21世紀前夕,我們決定出版《台灣世紀回味》,因為文物「入土」不如歷史「出土」重要。

  這套《台灣世紀回味》,何止回味世紀台灣,更是為這塊土地留住久久長長的共同記憶──記憶常存,自有不朽的「影」與永恆的「光」。

專文推薦
值得台灣人民細細回味的好書

  遠流公司精心出版的《台灣世紀回味》,圖文並茂,以珍貴的圖片與易讀的文字,導引讀者進入台灣百年來的發展史蹟,書中充滿先民的智慧結晶與生活趣味,總策畫莊永明先生,並以多年的文物精心典藏饗宴讀者。這是一本適合品讀、查閱和典藏的鉅作。

公共電視董事長  吳豐山

專文推薦
凝視黑白分明的台灣庶民史
晏山農 / 新新聞914期〈2004年9月9日 ~ 9月15日〉

  向來,有關台灣的面貌與詮釋始終岐異不斷,卻也非常一致。怎麼說呢?所謂岐異,指的是因為統獨立場不同,所以對於歷史事件的定調不免各說各話;而一致者,就是統獨雙方儘管存著你死我活的聖戰信念,但都不約而同地把台灣推入「宿命」迷宮。

  統左如陳映真,直把台灣看做孽子稚兒,若不投入母親──中國的懷抱,命運必是夭折難產;而向來鄙夷輕蔑台灣不遺餘力的李敖,則全然把台灣的一切視若南朝煙花,毫無價值可言;至於八○年代初詹宏志關於「邊疆文學」的話語,二十多年來也始終迴繞在不少人腦海。統派眼中的台灣,總不脫邊陲、小朝廷格局。反觀獨派光照下的福爾摩沙,雖然偉岸的主體性不斷堆疊上去,但無所不在的悲情、孤兒意識、分類械鬥曲調,卻讓人深陷無間道的夢魘中。

台灣開闢庶民文化史的時間短淺

  於是,統獨看待複合多變的台灣,竟都顯露相同的死角:台灣是悲憐、強權操弄下的存在體。原因很簡單,因為統獨多由上層菁英的眼光著眼,少了庶民生動靈活、色彩繽紛的身影,難免就一廂情願、孤注一擲。準此,遠流出版社一套三冊的《台灣世紀回味》,就有著打開另道視窗,呼吸新鮮空氣的澄淨作用。

  其實,捕捉台灣庶民生活的紀事影像,我們還是得佩服日本人。從早期官方田野調查而來的《台灣慣習記事》、《台灣私法》,到伊能嘉矩的《台灣文化志》確立出嚴謹的學術標竿,其後片岡巖的《台灣風俗誌》、鈴木清一郎的《台灣舊慣習俗信仰》,直到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諸民間學人主其事的《民俗台灣》,這些豐碩的成績往後好長一段時日始終庇蔭著相關的研究者──這也顯示台灣本土的研究工作者怠惰良久。

  可是,日本人的研究終究有其本位,能實事求是、客觀陳述就夠專業,遑論同情理解台灣人;況且這些文本的年代都已逾一甲子,從農業社會躍入工業社會,再到瞬息萬變的消費社會,庶民步調、影像的變異豈能以道里計。同時,直到九○年代以後,台灣史的鑽研才得以「正常化」,至於跨越意識形識的高欄,開闢庶民文化史的新取徑,時間更沒超過十年。也就因為時間短淺,若能和時間賽跑進行田野調查,把耆老、文物、影像搶救出來就屬萬幸,此刻我們對庶民文化史尚無力提出完整有力的論述出來。理解這樣的主客觀限制,我們再進入《台灣世紀回味》的世界,就較容易看清它彌足珍貴之處,以及有待進一步探勘之所在了。

歷史相簿是鄉愁懷抱之所在

  《台灣世紀回味》依政經篇「時代光影」、生活篇「生活長巷」、文化篇「文化流轉」三部曲,將政權更迭、選舉、產業、金融貨幣、交通、旅遊、流行時髦、商品買賣、建築、醫療保健、傳播媒體、出版、戲劇、歌謠、教育、體育、生態……等二十類範疇納入歷史舞台。這嶄新的舞台使帝王將相、貴冑富豪讓位,或左或右的悲劇英雄也不能獨領風騷。本是瘖啞的庶民似乎緘默依舊,實際卻像默劇,卓別林的肢體動作遠勝萬千演員的嘶吼,《台灣世紀回味》的舞台搭景不錯!

  不須言說,透過各式證書、收據、郵票、車票、發票、入場券、電影本事、明信片、廣告、照片……的蒐羅排列,這套書呈現出「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視覺驚喜。藉著系統分類以及精練的文字補述,百多年來台灣具象的庶民史,就活生生地展露於眾人面前。這些視覺影像或是已列經典的歷史相簿、或是你我鄉愁懷抱之所在、或是依然璀璨光照的流行物事,也可能是人們向來習以為常,經由系譜排比後赫見新義。鮮明的視覺呈現,既是總策畫者莊永明先生個人嗜好,也是新世紀台灣人要和世界同步的必備精神食糧。

  猶如台灣這二十多年的政治社會轉型,是不斷壓縮、速食成長的結果,主客位移帶來的變異、適應問題總讓人喘不過氣來。同樣地,本套書就像庶民文化博物館的平台化,每一幀影像都滿載著故事傳奇,可以代代傳頌;但,太盈飽耳目、太綺麗風華,對多數人而言,竟成為負荷!因為文化的反思與再造,是需要時間的沈澱與群己的對話辯詰,而這些條件在台灣都還屬奢侈品!所以,這套書固然得到極熱切的好評與掌聲,具體閱覽與回應卻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其實,這套書該如大河劇潺潺而流,不能急於囫圇吞棗。五顏六色的視覺呈現確實會讓人目為之一眩,此時最需要的是凝視!尤其,是凝視斑駁、模糊的黑白影像。關於視覺影像的凝視,不得不提上個月甫行過世的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我的意思並非要拿《台灣回味》和布列松作品一較長短,而是大師作品早已逾越時空的限制,凝視良久之後會讓我們頓悟黑白照片在歷史詮釋上的驚人效用。

  眾所周知,享有「新聞攝影之父」美譽的布列松,一生以手動的萊卡相機,用著「決定性的瞬間」的理念拍攝出無數黑白經典照片。他排拒官式場合,流連於街弄市集間,捕捉最自然的庶民寫真。從西班牙內戰、二次世大戰到國共內戰,布列松都以同情、旁觀的手法忠實記錄庶民觀點。例如:一九四八年於南京攫取小孩懼怖神情的〈苦難的眼睛〉,四九年上海〈軋金子〉狂潮、北京〈門裡門外〉的貧富對比,較之千言萬語更能道出國民黨潰敗之因。布列松鍾情層次分明的黑白照,不僅於形式美學的嗜好;更因為自然、無飾的黑白照如同版畫一樣,最能翻轉菁英史觀,讓庶民意識可以轉化為時代的革命力量。

黑白影像是台灣文化困境的解咒祕語

  《台灣世紀回味》也有多幀傳神的黑白照片可供我們凝視!像傅良圃攝製的小孩獨對行軍隊伍的畫面,疏離無助的庶民 / 流動的軍事集團之對比,完全把台灣人的無奈與希望〈小孩終會長大成人〉流露出來。所以若能凝視令人印象深刻的幾楨黑白影像,歷史的縱深和橫向的社會經濟布景瞬間就會在腦海重組,透視未來的信心也會慢慢形成,所以當喧囂漬味已然入侵的八○年代,捕捉社會底層的《人間》雜誌何以捨彩色就黑白,其因在此。我們總期待人生「由黑白變彩色」,但就歷史詮釋的角度,則是「由彩色轉黑白」才是識途老馬。

  其實,《台灣世紀回味》本不該止於三冊,因為就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觀之,飲食作為生活大宗,是絕不能置若罔聞。特別是台灣的飲食文化集中國大江南北之大全,綰合歐美日中之精華,小吃尤其名聞寰宇,所以要談族群融合,談文化自創與全球化,捨飲食就不免緣木求魚了。如今,在飲食文學、文化稍植厚基的今日,要煉石補台灣庶民史之漏缺應非難事!

  因三一九而藍裡藍氣、瘋魔不止的羅大佑說「不管藍綠,祇問黑白」,若我們平心靜氣不鑽牛角尖,真把心思轉移到庶民文化的探勘經營,那麼,凝視百年來的黑白影像,台灣路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沒錯!「不管藍綠,祇問黑白」當真是解台灣文化困境的解咒祕語;瘋魔由他,我等就攜手前進陽關道。(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

導讀
黑白的印象,彩色的回味

  在光陰導演的催促下,「20世紀」這場百年大戲就要落幕、進入歷史了。這場戲,關乎地球上大多數人的生存與權利,以及對未來幸福的追求。其劇情高潮迭起環環相扣,精彩的程度與變遷的速度,遠遠超越此前的任何一齣戲。

  我們的台灣,從來不曾在世界舞台上領銜主演,卻經常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經濟領域的表現,屢屢教人刮目相看。即使內裡的傷口疼痛,演出始終賣力。努力生活、跨越障礙,正是台灣最可貴的演出。這些足跡的留存,無論形諸於個人傳記或總體性的歷史記述,這些年來,坊間見到不少可貴的出版,遠流也參與了一部分。

  自1975年遠流成立以來,在台灣歷史文化領域的出版表現,向來獲得各界的肯定。因為,除了作者用心經營的內容深度,還有編輯群的精心調理,為閱讀的意趣加料、提味。在世紀交替的此刻,出版《台灣世紀回味》這系列圖文並茂的書,便是立意要將真實的百年人間事、奮鬥的智慧重新歸整。體例上,大膽採取主題式的編排,捨去流水帳式的編年紀事,提供予關心台灣的人,加以審視、回味。

  100年的台灣生活累積了怎樣的香醇芳味?胼手胝足的勞動締造了多少奇蹟?政治上的桎梏如何鬆綁和轉換?威權的圖騰又怎會被選賢與能的理想給替代?選票和傳單和紙飛機,傳達出不同年代的訴求?20世紀初的股票與明信片又表現了多少樸拙的現代美感?

  為此,遠流特別邀請台灣最重要的收藏家、同時也是文化研究者的莊永明先生,來和我們一起策劃編纂這系列《台灣世紀回味》專書,以生活的角度呈現西元1895年至2000年的百年間台灣的政治、選舉、經濟、產業、交通脈動、旅遊、消費、流行時尚、教育、文化、博覽會等近二十個領域的發展軌跡,便格外具有意義。他的關懷,向來以台灣為重心,觸角則延伸至與台灣息息相關的世界局勢、時代背景;他的收藏,使書齋成了書災;他的解讀,則帶領讀者重新探索文物的真味。

  《台灣世紀回味》關懷的面向多元、材料繁多,我們耙理出三個方向:《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台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也分為三部陸續出版。書頁中飽含各色圖片與物象,風格屬於富有溫度的人文與生活記憶,而非昔時統治階層需求的傳統的沈重嚴肅冷硬的大歷史書寫。說得確切些,不但網羅了近期的時代特色,即使舊時代褪了色的印象,都由莊永明先生與視覺書編輯室同仁們的綿密編織和解碼而鮮活起來,回復了自身的色彩與光芒。透過版面編排的活潑靈動和豐富多元的圖像──攝影照片、明信片、郵票、畫作、物件、宣傳品等等,讀者可由身邊事物著手,盡情地翻閱100年,輕鬆加入回味世紀的陣營。畢竟,在遠流這所無圍牆的學校裡,我們可以樂在知識,樂在展讀各式歷史資料,也樂在不同的見解的交流與激盪。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8154
  • 叢書系列:
  • 規格:精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1刷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5ndAyz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1350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梧棲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大園減重中醫診所門診諮詢東勢減肥不傷身的中醫減肥方法新竹針灸減重中醫診所
龜山體質調理達到減肥效果的中醫診所 苗栗有效的中醫減肥方式 新竹減肥減重瘦身有效實例很多的中醫診所西湖針灸減重中醫診所 平鎮經絡刮痧能減肥 潭子減肥減重瘦身有效實例很多的中醫診所烏日輕鬆減肥方式中醫診所 平鎮虛胖中醫減重方式 潭子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暴食症體質調整龍井中醫減肥埋線 新竹有效減肥中醫的中醫減肥方式 西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內分泌失調發胖瘦身有成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f445aswdw 的頭像
    df445aswdw

    df445aswdw的部落格

    df445aswd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